“三重境界”铸中医院发展之魂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11-04

本报记者 任壮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业务收入连续十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湖北省地级市中医院的排头兵。与此同时,该院中医特色明显增强,中医药治疗率、中药占药品收入比例等指标大幅攀升,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屡获突破,中医骨干队伍发展壮大,“治未病”、冬病夏治等传统特色疗法渐入佳境。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该院的发展经验凝结在不断突出中医诊疗特色、提高医院服务品质、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的丰富实践当中。

突出中医药诊疗特色——“中医的平台,就要多做中医的事”

该院院长段华汛在十年前上任,通过抓管理上服务,为医院发展开拓了新局面。然而,他发现,在西医诊疗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医诊疗呈萎缩之势。“许多中医看病竟然都用西药而不用中药。”“如果丢了中医,没有了特色,我们拿什么同西医院竞争?”“中医的平台,就要多做中医的事。”

严格奖惩,提高中医药使用率

为迅速改观中医药使用率低的状况,该院2004年出台管理办法,将中草药使用比例纳入每月绩效考核,实行超(比例)奖低(比例)罚。同时严格要求各科指标逐年增加。多项措施促使该院中药参与治疗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90%以上,中草药及中药院内制剂使用比例超过35%,中药占药品收入比例从当初的不足10%提高到50%左右。“过去一天开近300张中药处方,现在达到1500张”。

舍得投入,促进中医人才培养

因为中医诊疗的一度弱势,一些中青年中医师自信不足,业务生疏。为此,该院组织开展中医大培训,聘请院内外名老中医对“四大经典”及传统方剂进行系统讲授。2006年该院推出了青年医师导师制,规定青年临床医师必须与高年资医生结对师徒。目前已有40名青年医师出师,挑起了科室大梁。同时。该院还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研究生学历教育,至今已有17人取得硕士学位。

近年来,该院中医人才培养年均经费超过50多万元,促进了中医临床骨干梯队的逐步形成。目前,该院有3人跻身“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行列,有1人成为该项目培养对象,在全国地市级中医院中名列前茅。

精心规划,树立重点专科品牌

“西医跟得上,中医要领先,形成中医院的品牌”,其落脚点在于中医重点专科建设。

该院骨伤科不断继承创新小叶柳木夹板、活血膏和手法整复技术,成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目前已形成200张床位规模。学术带头人安建源对四肢骨折包括新鲜内外踝骨骨折进行中医传统疗法探索,取得了令同行惊讶的良好疗效。脑病科在学科带头人方之勇带领下,运用自制汤剂、针灸、按摩等手段,中西医结合救治危重患者屡有良效,被列为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省重点专科儿科在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瘫、哮喘、腹泻方面有独到之处。省级重点专科肛肠科采用中药口服、外敷、灌肠“三联”疗法治疗结肠炎独树一帜。妇产科采用梅花针技术治疗妊娠剧吐、开展新生儿智护训练等业务,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糖尿病科、推拿科、针灸科、皮肤科均被列为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近年来,该院还开设了“国医堂”、“治未病”特色门诊,积极开展“内病外治”、“冬病夏治”、“冬令进补”等传统诊疗服务,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同时,该院重视中药研制开发。投入逾千万元添置中药加工生产设备。目前,已有62个自制专科用药获得批准文号,院内制剂达到百余个品种。2009年,该院研制的中药制剂被当地作为“甲流”防治最佳用药推荐使用。

提高医院服务品质——“以人为本,让患者乐于选择中医院”

在段华讯眼里,服务工作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人心工程”。说到底,“只有以人为本,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让患者乐于选择中医院”。

优质服务,围绕病人做文章

为让患者看病就医得到规范服务,2001年该院专门成立了“为病人服务办公室”,负责调研住院患者服务需求和改进服务工作等。近年来又延伸服务,对诊后门诊患者发布医疗信息、预约复查时间、提供健康指导等。

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先后推出,如设置导医分诊台,实行划价、收费“一站式服务”;实行市区救护车免费接诊;成立绿色服务队,24小时义务服务患者;设置医德医风监督岗;开设便捷门诊,方便专门来开药检查的患者等。

2004年该院在当地率先实行“无假日医院”工作制。一年当中除了春节三天放假,其余所有节假日均实行职工轮休制,保证每个岗位工作不停。此后,该院又推出了门诊所有科室提前半小时上班,门诊收费、中草药房推迟半小时下班的便民新举措。

良好的服务赢得群众的口碑。许多患者来中医院看病,冲的就是“中医院的服务是最好的”。

平价医疗,有效缓解看病贵

该院认真规范诊疗行为,大力推行平价医疗,赢得患者信赖。

为治理门诊大处方,该院多年前就制定管理规定,把门诊单张西药价超过100元、中草药单服药价超过25元的处方视为“大处方”。规定每个医生“大处方”不得超出处方总数的20%,每超一张罚款100元。启动了这根“红线”之后,“大处方”陡然减少。2009年开始每月进行处方点评和检查考核,强化中医诊病流程规范。

为加强临床用药监管,从2007年初开始,每月将销量靠前有回扣嫌疑的非普通用药(新药)作停药处理。至今已停用10余种,使药品收入比例远低于同级医院和国家规定指标。

2009年,该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限价,目前各科常见病多发病都执行了临床路径管理,向社会公开的20个病种收费标准都低于当地同级医院。今年该院采用优化诊疗流程、完善服务功能、开展新技术等多种举措,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进一步节约医疗资源、节省患者费用。

“到中医院看病花费少”的消息不胫而走。仅今年上半年,该院门、急诊达33万余人次,出院病人12000余人次,手术量3100多例,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8%、22%和20%。

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院要自觉传承优秀文化”

许多来院参观学习的同行都由衷表示,管理措施、诊疗技术容易学,但是长期积淀的医院文化,不是轻易拿得走的。

段华汛认为,“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在院内可以树立自信、凝聚精神,对于社会来说,可以引导增进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可。”“中医院要自觉担当起传承中医药优秀文化的责任。”

创意实践,促进中医药文化科普

近几年,该院先后完成了住院部新楼和门诊楼改扩建工程。新楼群落的琉璃瓦飞檐、传统六角“屏风亭”、古朴风格的内饰、仿古的诊室桌椅,以及厅堂处古代医药名家、四季养生浮雕文化墙,传达着形象识别信息,“一看就是中医院”。

在楼梯、走廊、诊室和病房,布置了“中医知识”、“中药知识”、“中医故事”、“中药趣事”四大系列近200块挂匾。同时随处可见的还有一些装帧精美的、文字醒目的标语:“关爱多一点、体贴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医生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和尊重病人”等等,读来令人心暖。这些都是该院面向全院职工征集的优质服务温馨标语。2009年,该院还与市楹联协会合作面向社会征集传统文化楹联,征得优秀楹联69副,并配饰到医院厅堂显要位置。

与此同时,为搭建多样化文化传播平台,该院建机制,促落实,坚持面向农村社区基层经常性地开展义诊咨询和科普宣传活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等。

创先争优,锻造员工共同价值

将正确的医疗服务理念熔铸于医疗行为中,需要管理、灌输,更需要引导、熏陶。

近年来,该院加强医院精神、道德素质、执业素质、服务礼仪和服务艺术的教育培训,并编撰了30万字的《襄樊市中医医院制度文化》,内容涵盖医疗业务、科研教学、职能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方面,为医院文化建设和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该院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4年评选一届“院十大名医”。至今已有20位德艺双馨的知名中医专家脱颖而出。每年还评选出10名“院级劳模”、“十佳护士”和十名“模范党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目前,全院员工凝聚力、自豪感显著增强,院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一个显见的例子是,多年来,该院医院管理和中医临床骨干人才无一人流失。医院成立“国医堂”时,该院离退休知名中医专家主动请缨,宁愿放弃自己的诊所,也要在医院的岗位上奉献一份力量。

该院医院文化建设成果丰硕。2009年荣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称号,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破格晋级为“最佳文明单位”。